旭格眼里的“幕墙中国
信息来源:qqqiii.com 时间: 2012-12-28 浏览次数:160767
霍伊斯勒:如果我要生产一套窗的话,它会有一定的成本,有一定的寿命期、使用期。使用期的话,就是从开始到寿命终止,使用期之后还要把它拆掉。如果考虑整个成本的话,应该是生产窗子跟它的使用成本两者加起来的共同成本。生产窗的前期生产成本只占整个成本的20%,后期运营成本为80%,与价格比较便宜的窗子相比,价格便宜的窗子它的成本也许很低,但是相对的使用成本会更高,而且寿命也很短。我们产品的优势是,虽然生产成本高一点,但是寿命很长,这样整个使用成本就相对比较低。
记者:我们国内的企业,不论是开发商还是建筑师,对成本这一块的认识还不够,有些时候,不是说技术好就一定完全能够接受。好的技术,好的理念,还需要更多的宣传和示范。
霍伊斯勒:这个我理解,一项新技术,需要循序渐进。中国发展非常快,18年前我参与了金茂大厦的建设;13年前,旭格进入了中国。20年前我刚到中国时,只是一小部分人对质量有认识,现在这个份额越来越大。再过10年的话,会有更多人对质量有新的认识。其实对于质量的追求大家都明白,但从经济这个角度来考虑或许有些人不能够接受。因此,旭格也针对市场推出了兼顾质量与经济性的系统。我们按照旭格的标准,在保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推出了简化的、更经济型的门窗系统,以此打开市场。其实5年前我就参加了中国国际门窗幕墙高级研讨会。第一次来的时候,我讲的是隔热的形成。第二次讲了楼宇与遮阳,就是今天的话题。我们高兴地看到,我们以前提出的一些话题在今天的研讨会上已被其他演讲人谈到,比如节能门窗、遮阳系统等。5年前我们也曾跟建设部探讨过,怎么才能通过法律法规来推广建筑节能?实际上,现在政府部门已经推出了一些节能规范。只是在发展阶段,大家要有一些耐心,将来肯定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。
记者:刚才提到了遮阳系统,能形象地给我们的读者比喻一下吗?
霍伊斯勒:如果我要用一个反光玻璃的话,光线照上去之后会反回来,比如说我有一个白玻,前面是有一些遮阳系统,太阳照在这个百叶上面就会把这个光反折过去。
记者:是不是有点像百叶窗那样的感觉?
霍伊斯勒:其实就是百叶窗,用百叶的角度,把光反上去。这是大型遮阳百叶,但前提是这个必须是白玻,如果是这种反光玻璃的话,照过来还会反回来,比如说在北京的话,我们有冬季又有夏季,理想的话这个百叶应该是可以调节角度的,比如冬天,可以把光全给反进去,百叶应该是一个平衡的角度。夏天的话,百叶的角度可以往下调,这样的话,光可以往下调。怎么才能算是一个好的幕墙,就是能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做出不同的反应。
记者:像这样的产品在中国有案例吗?
霍伊斯勒:上海有一个案例,是用感应器做出来的,即根据光的角度改变角度。其实我们在北京也有一个范例,就是旺座中心,在三环路边上,是一个双层呼吸式幕墙,里面有一层幕墙,外面还有一层幕墙,外层的幕墙有一个通风的装置。两层幕墙当中,就有这种板叶,最外面的玻璃幕墙的功能是什么呢?是防止灰尘进来,而且会挡风。
记者:除了上海、北京,下一步有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其他城市拓展?
霍伊斯勒:根据中国国内对节能减排认识的不断提高,我想这样的幕墙会越来越多。除了北京、上海,我们在银川也做这种幕墙的项目,在台湾也刚刚获得了一个比较大的项目,还有在深圳等一些城市。
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幕墙门窗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